涨!稳!新!杭州商务“开门红”背后的三个关键词

“十四五”开局“第一棒”,杭州商务运行阔步向前——一季度社零、网零双增长,消费市场加速回暖;进出口规模、增速创新高,服务贸易、跨境电商全线“飘红”;自贸区制度创新、项目落地捷报频传,开放平台更高质量发展。

站上新的历史起点,杭州商务部门以奋进之姿绘就鲜亮底色——围绕“数智商务·开放格局”的全新规划,以数智消费激发内生动能,以开放视野助力外拓市场,落实自贸区国家战略,书写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新篇章。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

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上,市委常委会明确指出,要坚定清醒、乘势而上,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下一步,市商务局将继续凝心聚力、铆足干劲,紧扣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自贸试验区建设,全面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坚决稳住外贸基本盘,积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着力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为践行“八八战略”、打造“重要窗口”和“数智杭州·宜居天堂”贡献新力量,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献礼建党100周年。

“涨”字为先

社零、网零双增长,消费市场动力澎湃

年后开春,杭州消费的繁华与蓬勃,已正式宣告回归。在拉动内需、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一系列亮眼的消费数据,令人振奋。

一季度,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96亿元,社零总额约占全省社零总额的22.2%,同比增长27.7%,比全省高1.2个百分点;网络零售总额1737.4亿元,占全省网零总额达40.5%,同比增长35.2%。

数据的背后,折射出的是消费市场的澎湃动力,也让人们看到杭州商务认真谋划、高质量推进商务工作的决心底气——

商品零售和餐饮收入增速喜人,数据也最抢眼。一季度,全市实现商品零售额1252.8亿元,同比增长24.0%,餐饮收入242.9亿元,同比增长51.0%;汽车销售更是“一骑绝尘”,成为拉动消费的一驾“马车”,杭州德奥、特斯拉等28家汽车销售企业实现销售额46.7亿元,同比增长65.5%。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综合体经营也实现稳步增长,释放出强劲消费潜力。以杭州大厦为例,今年一季度,杭州大厦实现销售总额34.5亿元,同比增长169.2%;此外,新型消费方兴未艾,居民网络消费达620.8亿元,同比增长48.9%,增幅全省第一。

数据和排名之外,还有不断拓展的消费空间。立足国内、辐射周边、面向世界,杭州以高标准高起点率先谋划布局,2020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发展指数全国第六;今年1月,“安心找家政”场景正式上线杭州城市大脑,为推动家政行业提质扩容试点工作提供技术支撑;继湖滨步行街获“全国示范步行街”授牌,清河坊步行街、中国丝绸城步行街上榜首批“浙江省高品质步行街”;对标全国先进,省级智慧商圈试点湖滨商圈、武林商圈高标准推进……

浪潮奔涌,滚滚向前。无论是一个APP、一条步行街,还是一个商圈、一座城市,都非朝夕之功铺就。这背后的推动力,正是杭州新旧动能加速换挡的发展动能、场景技术迭代升级的空间变革以及产业链条趋于完整的生态重构。

打通经济循环,消费既是终点也是起点。

不迷茫于众望之下的荣耀光彩,不纠结于短期内的得失起落,市商务局已经定下了多措并举的提升规划,扎扎实实做好工作,稳稳当当举步前行:提升消费能级、强化数字消费、拓展消费场景、优化消费供给……未来,杭州将以“数智杭州·宜居天堂”为发展导向,顺应消费升级,加快形成与国际接轨又具有杭州特色的消费环境,奋力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稳”字当头

多指标“飘红”,外贸孕育竞争新优势

面对疫情考验和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杭州外贸在开局之初就加速起跑。

市商务局数据统计显示,今年一季度,杭州市实现进出口总值1457.9亿元,同比增长36.2%,与2018年、2019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36.1%和29.7%,其中出口900.8亿元,增长38.2%;进口557.1亿元,增长33.0%。

批阅这张“开门卷”,看到的不仅仅是高速增长的数据,更有全市商务部门决胜未来的信心——

服务贸易出口规模、增速创新高,十二大领域全面复苏;新一轮“浙江出口名牌”名单中,杭州共有56个品牌上榜,杭企品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快速增长,进口结构持续优化;境外投资稳健多元,全省8家境外经贸合作优秀园区名单,杭州4家园区上榜……加速发展的开放型经济,正成为杭州独特韵味别样精彩世界名城建设的重要推动力。

来之不易的良好开局,源自全市商务部门不断统一的思想认识和强大制度优势下凝聚起的磅礴力量——

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以高端服务为先导的“数字+服务”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服务外包向高技术、高品质、高效益、高附加值转型升级;

从顶层设计的重构到监管模式的再造,从商业模式的创新到生态圈服务的供给,杭州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持续保持领跑地位;

加大力度培育“两自一高”企业,越来越多的杭州品牌走向世界,成为彰显国家实力和形象的闪亮名片;

杭州数字外贸服务平台上线,提供全生命周期和全生意周期服务,帮助外贸企业提高贸易机会,降低交易成本;

“杭信贷”合作银行扩展到14家,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外贸复苏更强大的力量……

洞察时与势,变局中开新局。

向外看,在超常规刺激政策、低基数和疫苗推进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全球经济出现恢复性增长,但形势仍然复杂严峻,充满不确定性;

向内看,杭州外贸持续复苏向好,但物流不畅、汇率风险、原材料成本上涨等外贸企业面临的主要困难将在一段时间内继续存在。

一系列科学周密的决策、精准有效的政策推动外贸促稳提质,成为杭州对外贸易应对疫情冲击的底气所在。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杭州将加快自贸区建设,促进外贸高质量发展,引导外贸企业提升产品竞争力,加大开拓市场力度,不断优化出口产品结构。

“只要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我们就能巩固外贸优势,拓展发展空间,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良性互动推动杭州商务经济抢占先机、再创辉煌。”

“新”字为要

制度、项目捷报频传,自贸试验区全新起航

深度应和数字贸易浪潮的呼吸节奏,拉开杭州对外开放的宏伟航行图景。2020年9月24日,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杭州片区正式挂牌成立,开启探索之路。

截至目前,杭州片区新注册企业5263家,重点项目92个,投资额724亿元,其中世界500强项目10个,投资额185亿元,有力带动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

真抓实干奏响奋进曲,自贸区杭州片区制度创新和项目推进的捷报频传——

今年1月,咖啡进口原料保税加工在杭州片区落地,全国首创的“保税进口+零售加工”进口模式又有了新的应用场景;杭甬共同发布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举措,唱好“双城记”;3月12日,杭州片区钱塘区块完成易货贸易首单实单测试……今年以来,杭州片区已有两项创新入围省自贸区制度创新案例,5项纳入省自贸区建设标志性成果;

2月18日,杭州片区滨江区块内企业诺辉健康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紧接着的3月,钱塘区块的联德股份、美迪凯和杭州奥泰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先后在上海证交所A股主板、科创板挂牌上市;

2月28日,杭州—伦敦的海航HU767“客改货”航班首航,3月2日、3日,杭州机场又新开杭州至首尔和大阪全货机定期航线,3月9日、10日,杭州机场相继新增杭州—伦敦、杭州—洛杉矶的“客改货”定期航班,目前杭州机场已有国际货运包机航线17条;

瞄准生物医药、人工智能、5G、物联网等高精尖产业,企业科研突破迎来硕果累累。杭州众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盒(CRISPR 免疫层析法)成为我国首个基于CRISPR基因编辑技术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零跑科技发布了智能驾驶芯片“凌芯01”,系国内首款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车规级AI智能驾驶芯片;浙芯射频产业基地项目和彗晶半导体散热新材料项目分别填补5G/WiFi高功率射频芯片和半导体芯片超高导热材料的国内空白……

挺立开放潮头,奏响改革强音。自贸区杭州片区将继续围绕“打造数字自由贸易的全球枢纽、当好新时代自贸试验区的探路先锋”的目标要求,聚焦数字赋能自由贸易,高质量高标准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坚持先行先试、多出成效,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打造更高水平的开放平台上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相关产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