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贸零售月度策略-新冠肺炎影响分析:板块短期影响较为显著,行业预计加速分化

商贸零售月度策略-新冠肺炎影响分析:板块短期影响较为显著,行业预计加速分化


投资建议:板块短期影响较为明显,行业预计加速分化

我们对比03年“非典”疫情期间的行业表现,预计此次疫情将在两到三个季度左右时间对消费行业基本面带来明显负面影响,但不会改变行业长期发展趋势,同时在疫情结束之时受影响行业的边际改善幅度将较为明显。且从行业格局变化来看,疫情的延续会通过强化消费者习惯进一步普及新商业模式,同时在考验企业抗压能力的过程中加速企业间的优胜劣汰。综合来看我们重点推荐:1)有望受益线上消费习惯加强,渗透率进一步提升的电商产业链标的:阿里巴巴、壹网壹创(179.100, -19.90, -10.00%)、苏宁易购(9.000, -1.00, -10.00%)、南极电商(9.340, -0.92, -8.97%)等;2)化妆品中长期景气度趋势不改,线上化程度提升缓解疫情影响:珀莱雅(94.500, -10.50, -10.00%)、丸美股份(60.750, -6.75, -10.00%)、上海家化(25.650, -2.80, -9.84%)等;3)受益必选消费需求稳定,并能凭借较强经营能力受益集中度提升的商超龙头:永辉超市(7.700, 0.13, 1.72%)、家家悦(21.530, -1.27, -5.57%)等。

复盘“非典”疫情:整体影响较为短期,商超龙头及电商业态受益

整体来看,疫情对消费行业在短期有较为明显的影响,2003年5月社零数据增速在“非典”疫情最为高峰的时间段下探至阶段性低点,但中长期来看,没有改变1999-2008年间社零整体的上行趋势。分品类来看,在必选消费品中,日用品类、中西药品类的增速有较大幅度的提升,粮油食品增速维持高位;在可选消费品中,限额以上服装、金银珠宝类零售额放缓趋势明显,但后续复苏也较为强劲,化妆品零售额同比增速无明显变化,具有一定韧性。分业态来看,百货业态疫情期间受客流减少影响将显著承压,但疫情结束往往能够得到较好的恢复;超市板块期间表现突出,但疫情对于企业供应链能力有着较大考验,具备较强运营能力的龙头公司将更为受益;3)电商业态则直接受益于疫情导致的线下消费缺失下居民线上消费习惯的养成。部分线上布局较为完善品牌零售企业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将减少此次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

行业数据及行情综述:

行情走势方面,2020年1月,SW商业贸易指数下跌3.23%,沪深300指数(3671.489, -332.41, -8.30%)(3671.4893, -332.41, -8.30%)下跌2.26%,板块整体跑输大盘0.97pct。主要自1月20日受新型肺炎疫情形势发酵影响,1月21-23日,SW商贸指数持续走低,分别较前一个交易日下跌2.24%/0.24%/3.89%。行业数据方面,201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1649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8.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0%)。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372260亿元,增长9.0%。12月当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777亿元,同比亦增长8.0%。 

相关产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