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马溜溜的山上,一朵溜溜的云哟~端端溜溜的照在,康定溜溜的城哟~”,当这首曲子响起,相信大家的脑海中都会浮现出那座美丽的康定城、英武的康巴汉子。
很多人不知道是《康定情歌》中所描写的康定,它不仅有着醉人的景致与悠扬的民谣,更有一段传奇身世。因为,它曾既不属四川、也不归云南,更不算西藏,而是位于一个叫做“西康”的省份。
提起“西康省”,可能大多数人都是满脸的问号。接着便是疑问三连,“西康”是什么?“西康”在哪里?真的有“西康”?不要怀疑,中国的历史与版图中还真的存在过一个叫“西康”的省份,其境内高山、峡谷、平原、大河渐次分布,更有汉、藏、彝等数十个民族,风光旖旎、民风淳朴,称得上中国境内的一块乐土。
是谁杀死了交通商贸的枢纽:茶马古道西康省?
更重要的是“西康”这个已消失的省份,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与独特的民族组成,为维护中国的领土完整及西部地域的稳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既然“西康省”曾真实的存在又有重要的意义,其究竟身在何处,又为何消失?
1边角料拼凑起来的省
西康省位于中国西南部,大致由今日四川省西部的川西地区与西藏自治区东部的昌都地区所组成 。西康全省的地势,可用八个字概括,即“西高东低,山河相间”。
是谁杀死了交通商贸的枢纽:茶马古道西康省?
西康省东部为横断山脉东麓、四川盆地西缘,是中国地形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的分界带,即由平原向山地转变的过渡地区,为全省海拔较低的区域,故西康省的主要城市,雅安、康定,凉山都集中于此。中部为平均海拔4000米的横断山脉,高耸险峻,怒江、金沙江、澜沧江于其间平行奔腾,形成三江并流奇观。西部为高峻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汹涌的雅鲁藏布江,人迹罕至。
乍看之下西康省群山叠嶂、急流广布,具有极强的封闭性。不过,闭塞的地形并未妨碍西康与中原、西藏间的交流,反使西康成为西藏与中原西南部交流的重要孔道。
西康地区虽地处险峻的横断山脉与青藏高原,但受怒江、金沙江、澜沧江与雅鲁藏布江等大河冲刷,致使山体掉落、崩塌,形成众多低山隘口。
这些隘口成为藏族先民与汉人沟通的重要通途,并在汉藏文明的交流与冲突下,形成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茶马古道”。正是在“茶马古道”加持下,西康成为中国西南重要的交通、商贸枢纽,经此地可西通藏区、南达云贵,东抵川陕,可谓通衢之地。
是谁杀死了交通商贸的枢纽:茶马古道西康省?
然而,令人玩味的是西康省的地理区块,其实显得十分的怪异。因为西康省不曾拥有一块完整的地形区块,其东部坐拥四川盆地西缘,中部位于横断山脉北段,西部则属青藏高原东端。就地形区块而言,西康省仿佛是一个用各大地形区的“边角料”所拼凑起来的省份。
此外,西康省的民族构成也十分的不“和谐”,其境内没有一个占人口多数的主体民族,西部昌都与康定地区为藏族、东部雅安地区以汉人为主,南部的凉山地区则为彝族。究竟是何种原因,造就了“西康”这个如此“奇葩”的省份?
是谁杀死了交通商贸的枢纽:茶马古道西康省?
02赵尔丰的“平康三策”
1939年,西康省正式成立。不过,关于西康设省的缘由,应上溯至更早的清代。西康省西部的“康区”,在历史上本不属中原政权的直接管辖区,唐、宋时属吐蕃领有,明代归属乌斯藏。清朝建立后,虽派遣官员,但不对其直接治理。
康熙时一个偶然事件,改变了这种格局。1700年和硕特部杀死清王朝任命的土司,发动叛乱。康熙迅速派遣四川提督西进平叛,攻克康定,将雅砻江以东区域划归四川。
是谁杀死了交通商贸的枢纽:茶马古道西康省?
尽管清朝加强了对康区的管控,可康区依旧不安定,大小叛乱不断。直至雍正朝,通过武力征服与羁縻并举的政策,康区才得以安宁。在稳定住康区各大土司后,雍正帝权衡利弊做出一个决定。他将昌都地区作为奖赏赐给达赖喇嘛;德钦等地则划归云南;剩下的康定地区继续归属四川。自此,拆分后的康区迎来了一段较为安定的时光。
当时间来到19世纪后期,中国与世界局势都发生剧烈变化。西方将入侵的触角伸向中国,也伸向了藏区。其中,对西藏地区最大的觊觎者,莫过于英国。英国并不满足于他们在中国东方所攫取的利益,更希望能将殖民的触手越过喜马拉雅山,控制西藏。
因此,英国政府积极拉拢达赖喇嘛,希望其成为英国控制下的傀儡。正是在英国鼓动下,西藏对康区发动攻势,康区日渐不安,叛乱、冲突屡屡发生。
是谁杀死了交通商贸的枢纽:茶马古道西康省?
光绪晚期,为维持“康区”稳定,反制英国蚕食。赵尔丰向四川总督锡良呈上了著名的“平康三策”,这也成为“西康”设省的雏形。赵尔丰提出,要使康区维持稳定,首要之急便是整顿治理康区与川滇腹地的彝族等少数民族,将他们纳入清政府的直接管辖。
在此基础上实施第二策,将康区改土归流,根据“山川形便”与“犬牙交错”的原则建立行省,令其成为保卫清朝西陲的前哨。第三策便是在建省之后,大力发展工商、实业,力图将西康、西藏、四川三地联为一体。
赵尔丰的“平康三策”,可谓第一个系统经营西康的计划,其核心内容就是依“山川形便”与“犬牙交错”原则,将康区同昌都、雅安地区合为一体建立行省,借其“守康境,卫四川,援西藏”,抵御英国。这也就促成了“西康省”,在地理区块及民族构成上的种种不“和谐”。
是谁杀死了交通商贸的枢纽:茶马古道西康省?
清廷得知这一计划后大为赞赏,积极开始建省工作,又因 “康”属于“藏区三部”中的最西部,故将省名定为“西康”,“西康”之名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可惜天不佑大清,“西康”设省的前夕,武昌的三声枪响划破天际,大清朝轰然坍塌。“西康”的设省工作也就此搁置,这一搁就是二十年。
03刘文辉的算盘
大清亡了,但“西康”设省的想法并没有完。民国建立后,国际形势并未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反更加险恶。英国继续着对中国西南的蚕食,西藏则同中央政府愈发貌合神离。为扭转局面,民国政府决定继承赵尔丰的“平康三策”,继续进行“西康”设省工作。
然而,西康设省不过是民国政府的一番一厢情愿,西藏达赖喇嘛与英国人可不希望自己的身旁出现这样一个强而有力的省级政区。是故,达赖喇嘛在英国人的支持下,悍然派兵攻占昌都、邓科等13县。
英国则扮起和事佬,向中国施压。在巨大外部压力下,民国政府只得承认既有事实,停止西康建省脚步。直到一个人的到来,此人就是刘文辉。
是谁杀死了交通商贸的枢纽:茶马古道西康省?
刘文辉本为四川军阀,其鉴于康定、雅安在地形上俯视四川盆地,军事上可借高攻低,占尽地利,十分有利自身对于四川控制权的争夺,遂于1927年入主雅安,成为西康地区的实际主政者。
可惜刘文辉在与刘湘争夺四川控制权的斗争中,并未占得便宜,反常常丧师失地。打到最后,只得退保康区的康定,但刘文辉偏还不死心,他觉得自己的地盘在名义上如果属于四川省,自己岂不成了刘湘的附庸。
同时,只有西康建省,民国政府就等于变相承认了自己,可扩展自己的声望与资源,故刘文辉积极上书中央,要求重新开展西康建省的工作。